陜西疾控提示:關注食蟹風險過敏體質慎食
日前陜西省疾控中心發布了10月份食品安全提示。
國慶期間注意飲食安全,出門在外要防護,安全用餐不聚集。過節不忘防疫,外出不忘防護,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節假期間盡量做到“兩不要”。一是盡量不要流動。建議就地過節,如果確需出行,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特別是在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二是盡量不要外出聚餐,如果確需外出就餐,應優先選擇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衛生條件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等級高和實施“明廚亮灶”的餐廳。應避免去人群密度大的餐廳,就餐座位應保持一定距離,提倡使用公勺公筷,鼓勵分餐。
注意食蟹風險。每年的10月到12月,正是吃螃蟹的好時節。因為其肉質富含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等鮮味物質,口感極佳,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都備受人們的青睞。
《中國食物成分表》注明:每100克河蟹可食部分(即能吃進肚子里的部分,主要是蟹肉、蟹黃、蟹膏)的蛋白質含量為17.5克,脂肪是2.6克,膽固醇是267毫克。
蟹的可食部分約40%, 一只3兩重的大閘蟹(即河蟹),其營養成分為:
蛋白質:150克*42%*17.5/100≈11克(主要集中在蟹肉)
脂肪:150克*42%*2.6/100≈1.6克
膽固醇:150克*42%*267/100≈168毫克(主要集中在蟹黃、蟹膏)
建議:
1.不買、不吃死蟹。死蟹身上很可能會帶有寄生蟲或致病微生物,如副溶血性弧菌、諾如病毒、甲肝病毒等,螃蟹死后,致病微生物便利用豐富的營養物質迅速繁殖,并產生毒素,食用后可能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
2.不做熟不吃。如未能將蟹體內的病原體徹底加熱殺滅,吃生蟹或者醉蟹,容易引起胃腸炎,嚴重時還可能誘發敗血癥。
3.過敏體質者要慎食。蟹肉是引起食源性過敏反應的主要食品之一,過敏原包括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血藍蛋白等。如果是過敏體質,吃后有可能發生過敏反應,出現皮疹、瘙癢、咳嗽、哮喘等癥狀。
4.學會挑蟹。通常情況下,可以觀察大閘蟹“爪、毛、殼、腿”四個部位的特征來判斷其新鮮度。爪——爪尖呈金黃色或淡黃色,靈活有彈力,拉開后能快速自然彎曲;毛——螯和腿上的剛毛呈淡黃色或金黃色,整齊致密無失水脫落;殼——蟹殼呈明亮的泛青色,蟹肚白色而有光澤;腿——蟹腿有力,能腹部離地爬行,肚子朝上時能迅速用腿翻回。
5.食材加工與存放。蟹最好盡快食用,避免死亡或品質下降。鮮活大閘蟹如不能立即食用,應將大閘蟹雙螯及八只腿捆緊,再蓋上擰干水的濕毛巾,置冰箱冷藏室,并盡快加工食用。食用前應先用刷子把大閘蟹清洗干凈,將綁好的蟹腹部朝上擺放在蒸盤中,冷水上鍋,水燒滾后蒸15分鐘左右即可。剝開蟹的臍蓋,殼內蟹黃多而色澤飽滿,凝聚成形的蟹品質更優。蒸好的大閘蟹可與姜末、醋汁、黃酒等搭配食用。
記者 李琳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badabop.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
西安要聞
區縣播報
映象陜西
- 10月3日陜西新增2例本土確診病例 新增14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 陜西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 藍田縣秦嶺山區所有峪口峪道封閉管理
- 10月2日陜西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 新增11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 注意防范! 陜西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 SVG交互 | 陜西秋季絕美穿搭,你pick哪一款?
-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造“陜耀之翼”,助“絲路樞紐”振翅騰飛
- 10月1日陜西新增3例本土確診病例 新增6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 10月份健康提示: 注意預防新冠肺炎、流行性出血熱、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秋季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及其他感染性腹瀉
- “秦健身”第八期:每天5分鐘 肩頸變輕松
- 陜西國慶期間高速公路實行小型客車免費通行 在省內4個服務區設核酸檢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