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持續飚高、電動汽車價格...“準車主”到底該選電車還是油車?
最近買車的人多半會產生糾結和猶豫,在油價和電動汽車雙雙漲價的情況下,該買電車還是油車?
買油車吧,油價已經邁進9元時代,眼看就破十了,那是加次油肉疼一次;買電動汽車吧,電池的續航和衰減都是一個問題。
油價車價雙向擠壓
準車主:我好難
“92號加滿,全家負債”“95號加滿,傾家蕩產”,自3月17日國內油價上調之后,類似這樣的段子在上周登上了車圈熱搜。
3月17日,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750元和720元,這個幅度創2013年3月26日新版定價機制以來最大漲幅。按照92號汽油每升8.52元的價格,60升的油箱加滿要比過去多花35.4元;按照每年行駛2萬公里,百公里10升的油耗計算,一年要多花1180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次加油滿1000元的視頻才被廣為流傳:說是3月20日,江西宜春一位車主去加油,當油表跳到一千元時加油員不禁感慨,“這真的要拍條視頻記錄下,破紀錄了”。
不過,問題是你以為只有油價上漲嗎?電動汽車也在漲價。從今年元旦到3月初,電車已經調了兩次價了,不過那兩次調價可都沒有19日最新的調價更狠。3月19日,威馬宣稱將對在售車型價格進行調整,綜合補貼后售價上調幅度為7000-26000元不等。同日,零跑汽車也官宣將對C11全系車型的補貼后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最高漲幅達到30000元。而小鵬則在18日晚已宣布調價,上調幅度為10100-20000元不等。
燃油車還是電動車
準車主:我好糾結
實際上對于油價上調更敏感也更無奈的是既有的燃油車車主。
王先生是一位小學生的父親,記者采訪他時他正在給朋友打電話詢問考摩托車駕照的事兒。他說:“油價照這個架勢漲下去,都快開不起車了。我準備增駕摩托車,上班、接孩子都比坐公交方便點!蓖瑫r,油價上調到9元時代也讓不少燃油車車主產生了“改換門庭”的念頭,僅兩周內記者就接到了7位親朋詢問購買電動車建議的電話。對他們來說選擇并不多,相對于高油價的長期支出,電動車短期內的漲價是一次性支出,咬咬牙該換車也就換了。
而對于多數準車主來說,入手燃油車還是電動車,勢必會有些糾結和疑惑。事實上,不僅消費者會有這樣的糾結,汽車業內人士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也有很大不同。
近日,西安汽車圈的兩位從業者就因電動車還是燃油車的問題在網上隔空過招。一方對電動車發出“靈魂三問”:你買電動車只考慮省錢了,有沒想過電動車的價格比燃油車貴多少,這部分差價能買多少汽油;第二,考慮過電池的更換費用能不能承擔得起;第三,有沒算過電動車的保值率問題。
而另一方顯然是電動車的擁躉,對“靈魂三問”進行了回復:一來有比燃油車更便宜更好的電動車;第二,電動車的電池是有質保,最差3000次充放電,30萬公里以內基本上不用考慮更換問題,而事實上多數車包括燃油車都不會跑到30萬的公里數;第三,電池保值率差是因為市場覆蓋面不夠高,并且電動車的不限行也能沖抵燃油車和電動車保值率之間的差價。
厘清你的主要用車場景
選車不糾結
實際上雙方的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不能一概而論。事實上,選電動車還是選燃油車最主要是看使用場景。
比如你的主要用車環境是市內通勤,那就可以傾向于電動車,因為它的日常使用成本真低,提速真好,智能程度也更高一點。如果你所在城市冬季氣溫不太低,你再有自己的固定車位,而且對自己的車技有足夠的信心,并且你不會有頻繁換車或者短時間內換車的打算,那么你就可以選擇電動車了。如果這條不具備,選擇電動車還是要慎重,因為冬季電池的冷衰減目前還相對嚴重。
此外,就是雖然不少電動車都對首任車主提供終身質保,但主要是針對電量衰減的,如果因事故造成的電池更換是需要你自費的,而動輒七八萬起的電池費用會讓多數人肉疼。并且,出事故后電動車保險的費用也是筆不算小的開支,一位網友就說:“我的‘毛豆Y’出了2次險,本來5000多元的保費現在成了1萬9千多元,問題是出險才報了3000多元!
而選擇燃油車,最主要的優勢就是不會有里程焦慮。并且,相對來說燃油車技術更成熟,維修費用相對不會特別高。所以,如果你的長途行程較多,并且換車相對頻繁(不換車保值率這個優勢對你沒有意義),而又愿意承擔較高的油價,也有限行時的第二選擇,那么燃油車顯然是比電動車更好的選擇。記者 江小紅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badabop.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